康熙帝
| 原名 | 康熙帝 |
| 头衔 | 清朝皇帝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654-05-04 |
| 国籍 | Q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7790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3:40:47.691Z |
人物介绍
康熙帝,满语名为 hiowan yei,汉名玄烨,字玄烨,清朝皇帝,公元1654年5月4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逝世于1722年12月20日,享寿68/69岁(按公历记为68岁,按农历则68岁)。他是顺治帝的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其母在1663年去世。玄烨在顺治十八年被确立为皇太子,因天花痘痕免疫等因素被认为具备继承条件。顺治十二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玄烨在年仅8岁时即位,年号康熙,庙号圣祖,通称圣祖仁皇帝。
初年政权由辅政大臣掌握,分别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1667年玄烨开始听政,1669年放逐并监禁鳌拜,宣告亲政开始。康熙在位早期推行宽和仁政,致力于缓和阶级矛盾,推行轻徭薄赋、农业发展、疏通漕运与税制改革,强调农业生产与民生息。期间多次出京巡视以了解民情,并进行治政考核与吏治整顿。
对外与边疆政策方面,康熙时期以军事行动平定三藩之乱(平定于1681年)、铲除明郑政权,进行对外战争与外交谈判。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以巩固黑龙江流域及东北边境的控制。对蒙古各部以“多伦会盟”安抚,确立边疆治理方针。西藏事务中,1709年派官协助藏务,1720年以皇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入藏,平定藏乱并留清军镇守,西藏正式纳入清朝边疆体系。康熙通过对海关、海禁与对外贸易的管理,开放海口设关,促进对外贸易,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通商口岸。
文化与科技方面,康熙崇尚儒学,设立博学鸿儒科,主持编辑出版多部典籍与地图;组织编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对宗教采取较为宽容态度,支持耶稣会传教士,促进西学在宫廷与学术界的传播,并推动地图测绘与天文地理研究。如实地测绘与绘成《康熙皇舆全览图》(1718年)。康熙也推动了多项军事装备与火器制造,提升武备水平。
康熙帝在位61年零10个月,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去世后,葬于清景陵,庙谥为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其子嗣方面,康熙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其中20个儿子、8个女儿成年。其嫡长子继位问题在历史上长期存在,最终由胤禛继位,成为雍正帝。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