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禵
| 原名 | 允禵 |
| 头衔 | 清朝皇室人士,康熙帝第十四个儿子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688-01-16 |
| 国籍 | Q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3375172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3:40:58.498Z |
人物介绍
允禵,满语ᠶᡡᠨ ᡨᡳ,穆麟德转写Yūn Ti;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爱新觉罗氏。原名胤禵,雍正帝即位后因避帝讳改名为允禵。康熙帝第十四子,与雍正帝为同胞兄弟,年幼时封固山贝子。康熙晚年在夺嫡时期为皇八子胤禩的党派成员,曾受任抚远大将军征讨青海之准噶尔,随兄雍禛竞争储君之位,后封多罗恂郡王,谥号勤。
生平要点
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酉时,生母孝恭仁皇后。1693年由松喜管领下闲散披甲巴图之马年汉人妻为乳母。1709年三月封为固山贝子。1713年,胤禵分家开府。1718年春,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康熙出兵救援。十月圣祖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亦被称为“大将军王”,以提升出征威信,并允许他使用正黄旗旗纛及相关待遇;各旗贵族需派嫡子入伍。此后他以抚远大将军身份参与对西藏之战。1719年、1720年间,圣祖以赏赐形式陆续赐物,涉及香袋、乳饼、鱼类、扇子等,胤禵并将部分赐物分赠宗室。1721年,谢恩圣祖赐物并致意。1722年登基后,雍正帝命胤禵自青海回京,同年进入京宫序列。1723年雍正元年,胤禵奉命驻扎汤山以守康熙景陵,后因军中言行遭雍正追责,雍正命刑部调查, ultimately 胤禵被处置。雍正元年四月十三日,雍正下令逮捕胤禵家人及近侍,雍正以“吃酒行凶”之事问讯,胤禵回答无此事,随后被刑部扣押审理。此后历经降封、降级与监禁等波折:1723年晋封多罗郡王,随后降为固山贝子,1726年再被革除,与子共被禁于景山寿皇殿侧。1736年,乾隆即位后命释胤禵;1737年授奉恩辅国公。1747年晋封为多罗贝勒,1748年正月晋封多罗恂郡王,统辖正黄旗汉军都统。1755年在西直门内去世,享年67岁,谥号勤。
官职与居所
胤禵曾长期居于恂郡王府,府址在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其府后为宣宗第九女寿庄固伦公主府,后世建筑已不存。
家庭
嫡福晋完颜氏,玉牒称为王佳氏,父为满洲镶红旗礼部侍郎罗察,祖父为二等轻车都尉罗思汉,兄为四川布政使罗延泰。病逝于汤山。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石保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西泰之女。侍妾有卓佳氏、吴氏等。子女方面,第一子弘春,母为舒舒觉罗氏;第二子弘明,母为嫡福晋完颜氏;第三子弘映,母为伊尔根觉罗氏;第四子弘暟,母为嫡福晋完颜氏。另有多女,部分封郡主、县君等,均有各自婚配与宗室关系。
后裔
载穆为胤禵五世孙,末代京口副都统。淑仲为胤禵后裔,清末民初教育家英敛之妻,生子孙及后裔谱系亦有所记载。
延伸阅读与引用
参考《清史稿/卷220》,赵尔巽著。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