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黼
| 原名 | 万黼 |
| 头衔 | 清朝康熙帝,平定内乱,开创盛世的英明帝王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 |
| 国籍 | —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7357341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6:02:28.649Z |
人物介绍
清圣祖玄烨,满族名为ᡥᡳᠣᠸᠠᠨᠶᡝᡳ,1654年5月4日生于紫禁城景仁宫,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其父顺治帝去世后,玄烨于1661年被立为储君,年仅8岁即位,庙号圣祖,年号康熙,登基后初由四大臣辅政,分别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1667年,康熙帝开始听政,1669年下令囚禁鳌拜,逐步夺回政权。
在位期间,康熙帝推行宽和仁政,以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疏通漕运为重点,整顿吏治并多次亲征巡视以了解民情。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一次西巡及多次京师和蒙古巡行,促进对民情的了解与边疆治理。军事方面,平定三藩之乱并于1681年基本肃清,平定台湾政权于1683年,结束对台湾的割据。对外通过尼布楚条约确立对黑龙江流域的控制,与俄国在边界与贸易上确立正式关系。康熙帝先后击退准噶尔部,巩固西北边疆。对蒙古地区,通过多伦会盟等方式安抚各部。对藏则引导并巩固藏务,驱逐入侵势力,藏区并入清帝国版图。
经济与海禁政策方面,康熙初期停止圈地,整顿税制并减免赋税,后期开海设关,发展对内对外贸易,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等口岸。自然科学方面,康熙广泛接纳西方传教士,推动测绘、天文、医学等学科发展,委任多位传教士与学者参与地图测绘,于1718年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文化方面,崇尚儒学,创建南书房,编辑出版《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籍。
晚年政务逐渐放缓,财政与吏治矛盾积累,出现社会问题。两立两废的储位争议对清朝政局造成影响。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在京城畅春园清溪书屋逝世,终年68岁,葬于景陵,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追谥“圣祖仁皇帝”,正式庙谟于后世。康熙在位共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之一。其子雍正帝胤禛继位。共计35子、20女,其中20子、8女活到成年,55名子女中有27人早夭。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