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

廖承志

原名廖承志
头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性别男性
生日1908-09-25
国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6136801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27T03:39:32.557Z

人物介绍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广东惠阳。他的父母均为革命先辈,父亲是著名的革命家廖仲恺,母亲是何香凝。家庭背景深厚,为其早年的革命思想奠定基础。青少年时期,廖承志先后在广州、上海及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接受民族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

1924年8月,廖承志加入中国国民党。次年,他参加了广州学生运动,并领导学校岭南大学的工人罢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愤然退出国民党,前往日本留学,进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他开始在东京从事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1928年8月,因参加声讨济南惨案的活动,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同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反日和工人运动。1930年夏,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五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随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31年春,他到荷兰鹿特丹,领导中国海员工作,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

回国后,廖承志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1933年他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获释。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担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与宣传部长。1937年春,他随中共中央迁延安,积极筹备党刊《解放》杂志。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及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1941年,抗战进入关键时期,廖承志在香港创办《华商报》,领导抗日民族战线工作。1942年,他在粤北组织地下工作,协助营救在香港的文化界与民主人士。1946年,获中共中央营救出狱,赴南京为党的宣传工作服务,任新华通讯社社长。1949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候补委员,后历任多项国家和党务要职,包括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新中国成立后,廖承志致力于侨务工作与国际友好交流。他曾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等职位,推动中国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促进中华民族统一方面,他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起,他担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及港澳事务负责人,积极为祖国统一事业献力。

廖承志在国际事务中以高瞻远瞩的视野谋划中国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反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和平推动者,他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会议,推动亚非合作与国际友谊。他的职业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直到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5岁。

廖承志的贡献体现在党的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统一以及国际友好关系的推动上,为中国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

廖承志 家族树全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