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恩赛
| 原名 | 戴恩赛 |
| 头衔 | 中国政治人物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892-05-06 |
| 国籍 | Q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1075299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01-16T23:43:38.956Z |
人物介绍
戴恩赛(1892年-1955年),字尚德,广东省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人,出生于香港。其早年曾就读于香港育才书社,191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堂。同年,他进入北京清华留美预科学校继续深造。1914年,戴恩赛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193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影响》,由该校出版。
学成归国后,戴恩赛曾担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秘书、政治组组长等职位。1921年,他被任命为梧州市政厅厅长,是中国继广州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市政机构的负责人。同期,他与孙中山的次女孙婉于澳门结婚。1923年10月,他兼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梧州关监督和广西交涉员。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重期间,戴恩赛作为孙中山的遗嘱证明人之一,参与孙中山的遗体守灵及相关仪式,并题写挽联。
戴恩赛在孙中山北伐期间,积极参与军事和行政事务。1921年,孙中山由广州出征北伐,戴恩赛作为梧州市政厅长,推动城市骑楼建筑的兴建,借鉴广州的经验,促进梧州的城市发展。此外,他曾任广东治河督办(1928年)以及中山纪念中学(今中山纪念中学)代理校长(1938年至1946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恩赛于1938年起担任中山纪念中学校长,直到194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迁居澳门,继续从事教育和行政工作。1952年失去子嗣戴永丰后,因精神刺激致脑出血瘫痪。1955年1月16日,他在澳门去世,享年63岁。他的遗体最初葬于澳门白马巷坟场,后迁至香港华人基督教会薄扶林道坟场中路右34级的戴家墓地。
戴恩赛的家庭成员包括其妻孙婉、子女戴永丰和戴成功。他与孙科、孙中山等家族成员保持密切联系,是孙中山的重要亲属之一。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