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
| 原名 | 多尔衮 |
| 头衔 |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612-11-17 |
| 国籍 | Q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380573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3:41:13.831Z |
人物介绍
多尔衮,满洲爱新觉罗氏,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母亲为大福晋阿巴亥,母系同母兄弟包括英亲王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初名台吉,1626年封贝勒,后因军功封“和硕睿亲王”。
少年时期,父亲努尔哈赤去世后,因继承人问题而进入权力中心。兄长代善拥立皇太极即位,关于继承的说法存在争议,多尔衮随后以军事功绩逐步获得实际掌权。
战功方面,天聪三年(1628)二月,多尔衮与弟弟多铎随皇太极征讨察哈尔部,立功并获赐“墨尔根戴青”。天聪九年(1635)二月至九月,他率军降服林丹汗之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为皇太极称帝提供助力。崇德元年(1636)十二月,清军攻陷南汉山城,次年一月追击朝鲜王室,押送182口报捷。崇德三年(1638)八月,多尔衮被命为奉命大将军南征明朝,率左翼军掠山西、济南等地,战绩显著。崇德六至七年(1641—1642)松锦之战,清军击败明军,辽东全属大清。
争夺皇位方面,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在八旗力量中具备相当分量,与豪格等争夺权力。最终扶持福临入承大统,由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实际掌握大权,顺治帝由此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摄政期间,清军入关,满清入主中原。顺治帝对他的称谓经历变化,由“叔父摄政王”逐步提升为“皇父摄政王”(1649年)。多尔衮在治理方面实施多项举措:取消顺治元年的“三饷”以减轻民负,设立揭发官吏贪污的奖励制度,修订并颁行《大清律集解附例》,形成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前提。
住居与实务方面,多尔衮在京城拥有普度寺宅邸,后因政治与军事压力,京师居所成为权力象征并承担军事指挥功能;为防御及行宫建设,顺治七年下令在喀喇河屯修建避暑山庄行宫(今承德喀喇河屯一带)。
逝世方面,多尔衮于1650年冬在喀喇河屯行宫狩猎途中受伤,12月9日去世。顺治帝追尊其为皇帝,庙号成宗,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并简称“义皇帝”。两月后,顺治八年二月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年间,其睿亲王封号得以恢复并进入玉牒,坟茔获修复。
家庭方面,多尔衮有十余位妻妾,记录明确者为十一人。唯一亲生子为东莪,生母为侧福晋李氏;多尔博为其同父异母弟多铎之子,后来过继给多尔衮为子。关于与孝庄文皇后的关系,历史存在争议与不同观点。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