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原名努尔哈赤
头衔后金首位大汗、清朝政权奠基人
性别男性
生日1559-02-11
国籍Ming dynasty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311189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25T07:47:56.499Z

人物介绍

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满洲贵族,出生于1559年5月14日,卒于1626年8月11日,岳传地为赫图阿拉城(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建州左卫)。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以都指挥使,父亲塔克世,母亲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嫡长子。少年时期以采参为生,后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常往抚顺关马市贸易。后因父祖被明朝杀害,以先祖遗留之“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逐步整合建州女真部众。

统一建州女真经历若干阶段。1574—1583年间,先后击败并收编图伦城、甲板城等势力,逐步奠定势力基础。1587年在呼兰哈达之间建佛阿拉山城,宣布制定国政,自称“女直国聪睿贝勒”。自此以建州左卫为核心,推动对外扩张与部众整合。1593年及随后对海西女真诸部及乌拉、哈达等部的军事行动,逐步削弱对手势力。至1599—1601年间,吞并哈达、并对其部众实施整编,建立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以黄、白、赤、蓝四色旗为基础的旗制,最初形成四旗格局。1601年后对属下进行整编,逐步扩展到五牛录、固山额真等体制,旗主逐渐由贝勒及其子侄担任,最终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形成八旗格局,军事、行政、生产、司法等职能并行。

教育与文字方面,努尔哈赤命臣民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先创制无圈点满文,后经达海等学者完善为有圈点满文,便于公文书写与国政记载。对部众,八旗制度将来自不同地区的力量凝聚为纪律性较强的整体,为日后扩张奠定组织基础。

在对外关系方面,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1617年对明朝发起攻势,随后以抚顺、清河、铁岭、沈阳、辽阳等城为目标,逐步扩展辽沈地区的控制。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军事力量转入防御,后金向辽沈、蒙古及海西诸部继续推进。1626年在叆鸡堡去世,终年68岁,安葬于清福陵。其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6年改元为清朝,继续推进对野人部落的征服与统一。努尔哈赤共在位期间促进八旗制度与满文发展,为后金政权及清朝的奠基打下基础。他有十六子、八女,后代以皇太极为继,确立了家族及政权的延续路径。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