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嘉

陆士嘉

原名陆士嘉
头衔中国物理学家
性别女性
生日1911-03-18
国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8288981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01T23:19:34.331Z

人物介绍

陆士嘉(1911年3月18日-1986年8月29日)是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狮子林内宅。她的祖父陆钟琦是晚清进士,家庭在辛亥革命后遭遇重大变故,祖父母和父亲在巡抚衙门受到新军的杀害,幸得其出生时母亲及其本人得以逃生。其后,陆士嘉随母亲寄居在北京,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现第一实验小学)就读,期间与钱学森、张维等人同窗,邓颖超曾在该校任教。

1923年,12岁的陆士嘉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幼年时曾借阅《居里夫人传》,立志攻读理科,效仿居里夫人。192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系内唯一一名女生。1933年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赴河北大名府第三女子师范任教。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陆士嘉与张维等人乘船前往欧洲留学,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物理专业。在留学期间,她获得洪堡奖学金。1938年,面对日本军队的轰炸,她决定转学航空,并拜访普朗特教授,成为其唯一的女学生和博士生。1941年,她的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

留学期间,她用理论解决了飞机喷气发动机的技术难题。毕业后曾在柏林高等工业学校任助教,后在萨克森堡造船厂担任研究工程师。1944年,由于研究所被轰炸,她辞职回国。归国后,她于1946年抵达中国,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成为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并于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在全国高校改革及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中,陆士嘉发挥重要作用。她是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持建设风洞实验设备,推动学科发展。她参与中国第二个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多项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其著作包括《流体力学》等多部学术著作。

作为一名杰出的学者,她积极培养研究生,推动学科前沿研究,还曾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1968年至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后得以恢复。1982年,她访问德国,主持全国边界层与黏性流体力学会议,推动学科发展。于1986年因病逝世,享年75岁。其生平事迹在国内外学术界留下重要影响。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

陆士嘉 家族树全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