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朋
原名 | 杨尚朋 |
头衔 | 四川省志编委会原工作人员 |
性别 | 女性 |
生日 | 1906 |
国籍 | — |
来源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5%B0%9A%E6%9C%8B/3704484 |
pptrace | 链接 |
更新时间 | 2025-09-04T12:03:00.155Z |
杨义君(1906年出生),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祖籍陕西华阴。其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杨宣永(号淮清)、二哥杨衡石以及弟弟杨白冰。
杨义君早年在重庆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接受教育,随后就读于重庆中法学校。在大革命时期,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并在杨闇公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杨义君返回故乡双江,与二哥杨衡石共同领导并开展革命工作。她与父亲杨淮清合作创办双江小学,并担任校长职位。凭借其身份,她联系地方革命组织,完成中共四川省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在潼南解放战争期间,她为组织提供情报,为解放作出了贡献。
解放后,杨义君迁居重庆,从事教育工作。她曾在重庆女师和北碚四师任教,随后加入四川省志编委会,参与地方史志编纂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义君遭受迫害。她的家族被批斗,江青曾以“杨尚昆家里没有好人”的说法污蔑其家庭。红卫兵在百花潭中学对她进行批斗,使她遭受极大凌辱。1968年4月25日清晨,有人在学校楼下发现了她的遗体。关于其死因,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她是被迫害致死,也有人推测其可能是自杀,至今未有定论。
杨义君一生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其个人生活和革命活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