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和敬公主
| 原名 | 固伦和敬公主 |
| 头衔 | 清朝满族公主(出生于1731年) |
| 性别 | 女性 |
| 生日 | 1731-06-28 |
| 国籍 | —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7901993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2:31:06.591Z |
人物介绍
固伦和敬公主,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三女。出生于1731年5月24日(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历日期为1731年6月28日;逝世于1792年6月28日,享年六十二岁。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孝贤纯皇后唯一成年子女。公主早年在宁寿宫由勤太妃抚养,乾隆初年被封为固伦公主。
1747年3月,公主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本计划远嫁蒙古王公,因乾隆帝不忍爱女远离京师,遂安排公主留在京城,并与亲王贝勒府为邻,成为清代唯一以固伦等级居住在京的公主。内务府为其备办妆奁及日常用品,约银2,500两;并制定每日吃食份例,待遇高于皇贵妃、接近皇后,且遵循和敬公主及后续和孝公主、和静公主的前例执行。结婚仪式在保和殿设宴,随行人员及嫁妆分配有详细规定,外命妇由孝贤纯皇后在长春宫设宴接待。
婚后生活方面,和敬公主是首位在京城享受远嫁蒙古待遇的公主,居所与亲王府、贝勒府相邻,属于京城固伦公主府的典型实例。公主与夫家关系良好,至少有五个子女。公元前后,乾隆帝为公主之子命名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名字共十二字,寓意寿如钢铁、福如宝。公主遂受父皇及蒙古亲属的多次探视与陪护。1749年,公公达尔汗亲王罗卜藏衮布患病,乾隆令公主前往蒙古探视,1751年罗卜藏衮布去世,公主回旗致哀。1771年,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公主获赐物品。因年费高昂,公主府以乾隆多次赐银的方式维持开支,年耗银约1.5万两,总入约8,900两。
1792年6月28日去世,葬于今北京东郊朝阳区东坝镇一带,乾隆帝为公主与额驸题写碑文。诗集方面,和敬公主出嫁之日,乾隆帝敕令拟花烛词,见于钱陈群《香树斋诗集》卷十一,记载花烛盛况与当时政治象征。家庭方面,公主的夫婿色布腾巴勒珠尔为博尔济吉特氏,且与公主之子及其他格格的婚配均有记载,嗣孙为鄂勒哲依图。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