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眉
| 原名 | 孙眉 |
| 头衔 | 孙中山之兄长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854-12-06 |
| 国籍 | Q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4164342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3:39:29.571Z |
人物介绍
孙眉,字德彰,号寿屏,南荫翠亨村人,是孙中山的长兄。生卒年份不详,逝于1915年。其祖先于元末明初时期由浙江杭州迁徙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迁至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Finally移居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氏家族在东莞地区尚存有孙氏大宗祠、孙氏一至四世祖墓及分支香山的三世祖祠堂。
孙眉幼年主要在家协助父亲务农,15岁起在南葫担任长工。17岁时随母舅杨文纳赴檀香山谋生,最初以雇工身份生活,后逐渐通过租地垦荒和经营商业积累财富。1883年,他迁至茂宜岛,发展农业、商业活动、土地买卖、房屋出租以及电话公司等产业,积累了庞大财产,获得“茂宜王”之称。其慷慨仗义、支持华人社群,深受华人拥戴。
孙眉曾在1879年帮助孙中山获得续学机会,也多次在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中提供资金和支持。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准备成立兴中会,孙眉积极促成组织的建立,并在其成员中担任重要职位。1895年,为支持广州起义,孙眉以低价出售牲畜筹集经费,捐献超过十万元,尽管后来误信保皇党,助长了部分军费的资金援助。1904年,因租地条例变更及长期支持弟弟革命事务,家中财产逐渐减少,同年孙中山在海外奔走革命,孙眉赠送“龙涎香”以应急。1906年,他宣布破产。
1907年,孙眉与好友返回香港,协助孙中山安排在广西、河口的起义撤退人员。1908年,他与田桐、邓子瑜等在新加坡破坏保皇党在振武社的宣传,1909年在香港秘密结党,筹备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被香港政府驱逐,后参加槟榔屿会议,策划广州“三二九”起义,并化名黄镇东潜入广州,组织南方支部,响应武昌起义。
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后,孙眉被建议任广东都督,但其敦促其兄考虑国家大局,反对任命,最终未成行。其后,孙眉迁居澳门,结束政坛活动,专注实业,直至1915年逝世。他的骨骸于1935年被迁葬于翠亨村,1934年在翠亨村建造的纪念中学命名“寿屏堂”,以示纪念。孙眉的子孙包括孙昌、孙满、孙乾及孙霞皆为孙中山的后代,家族在中山地区仍有宗族遗迹。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