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

同治帝

原名同治帝
头衔清朝皇帝
性别男性
生日1856-04-27
国籍Qing dynasty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318811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27T03:40:18.660Z

人物介绍

清穆宗载淳(满语:ᠵᠠᡳᡧᡠᠨ,穆麟德转写:Zai Sun;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爱新觉罗氏,中国清朝皇帝,公元1861年至1875年在位,年号为同治,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生于储秀宫,生母为叶赫那拉氏懿嫔,即后来的慈禧太后,生父为咸丰帝。载淳为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次年咸丰帝去世,载淳年仅六岁即位,初以年号祺祥,辛酉政变后改为同治,同治元年正式以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同治帝幼年受学,1862年起在慈宁宫向两宫太后及官员主持的教师团授读,师事包括祁藯藻、翁心存等。登基初期两宫太后掌握大政,载淳并未实权。1872年,朝廷为同治帝选定后妃,九月正式册封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随后列为皇后,其他妃嫔亦有晋封。1873年春,慈安、慈禧以亲政届期为由,促使同治帝亲政,正式下诏处理政务,时年十八岁。

同治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阶段,与洋务运动在外交、军事、教育等领域并行推进。其统治期间,太平天国已被平定,外部压力相对减缓,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近代化初步改革,但权力仍受两宫太后制约。无子嗣的同治帝在位期间,慈禧选定载湉入嗣大宗,即后来的光绪帝。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在养心殿逝世,年仅18岁,谥为毅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清东陵惠陵。关于死因,官方记载为天花;民间及后续史料对死因存在争议,但尚无定论。同治帝无子嗣,慈禧太后及其他亲属在其后续皇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