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敦

马向敦

原名马向敦
头衔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奶奶
性别女性
生日
国籍
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5%90%91%E6%95%A6/3617710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05T07:38:55.584Z

人物介绍

马鹤凌,出生于1900年左右,早年在湖南衡山(衡东县)生活。年轻时,他展现出一定的侠义精神。抗战胜利后,马鹤凌返回家乡,召集当地佃农,焚毁了他们累积多年的粮食租契约,旨在解除佃农的负担。这一行动被认为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1949年,随着中国内战的结束,湖南解放,马家随之迁往台湾。同年,马鹤凌的家庭经历了土改运动的批斗,但佃农在感恩的驱使下,于黑夜中释放了被拘押的马鹤凌的母亲,向敦。向敦随后逃离湖南,途经香港,前往台湾。马鹤凌也在此时期与家人一同抵达香港。

1950年7月13日,在香港广华医院出生的马英九,是马鹤凌的孙子。次年,1951年,马鹤凌的全家迁回台湾,开始在台湾定居。马鹤凌在家庭中管教严厉,而马英九从小受到奶奶向敦的特别宠爱。向敦对马英九感情深厚,经常帮他说情,尤其在马鹤凌对调皮的孙子有所惩罚时。

1950年代,马英九父母在香港生活时,马英九也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向敦于1978年去世,葬于马家墓园。马英九对奶奶保持深厚的感情,常常在有空时前往墓园祭扫,并在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曾专程前往福兴墓园祭拜奶奶。

马鹤凌一家在台湾定居后,家庭成员多次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马立安,马鹤凌的父亲,以兴学修桥、造福乡里的事迹闻名。马家坚持“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认为行善最终会获得回报。马鹤凌的生平经历反映出家庭的践行与传统价值观。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

所属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