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绥

杨世绥

原名杨世绥
头衔杨尚昆的曾祖父
性别男性
生日1791-5-2
国籍
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4%B8%96%E7%BB%A5/3704757
pptrace链接
更新时间2025-09-04T12:03:05.276Z

杨世绥,清朝嘉庆年间出生,是杨光基的四世孙。其出生地点位于涪江流域,具体出生日期未详述。杨世绥最早居住在姬家坝,随后在迁徙过程中,迁居至涪江西岸的双江镇。从姬家坝迁到双江镇后,他弃农经商,经过若干年努力,逐渐积累财富,并成为当地的首富。

在经济上,杨世绥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和水利资源,通过开垦荒地改善土地质量,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他在姬家坝地区雇佣大量劳动力进行开垦,土地面积扩大到五千多亩。他还结交官府,垄断远销官盐的专利权,并成为“杨三泰”盐号的主人,由此在当地声誉不断提高。

杨世绥在迁出姬家坝后,主要在双江镇大兴土木,修建宅邸,提升其家族的社会地位。随着经济基础的巩固,他不仅增加购置土地的规模,也大量投入到“智力投资”中,为子孙的教育培养资金,重视读书学习。其子女几乎都聘请家塾教师辅导,并有部分子女远赴省外甚至国外学习深造,这在当时是较为罕见的。

杨世绥的家族联姻策略也极为显著,他曾促成长孙杨宣熙与来自安岳的礼部侍郎王炳瀛之女联姻。这一举措促进了家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也引入了新思想和新文化,推动双江镇的文化变迁。在家族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一种坚持传统旧制,守旧不变;另一种则受到新文化的影响,追求“进新学、增知识、广见闻”的现代思想。

杨世绥于1868年去世,享年不详,去世后,家族分裂,除了祭祀用的土地和宅邸外,其余财产被按房分割。在分家后,各房纷纷修建宅院,家族成员继承其遗志,将文化教育作为重点。杨氏家族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间,广泛吸纳先进文化,积极培养子女,许多子弟获准赴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学习,甚至有多人出国留学,前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追求学术深造。

杨世绥的家庭成员继承了其“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育方针,使家族成员在文化、学识方面不断发展,成为双江镇具有代表性的知识阶层之一。这些具体事迹和家族传统,为后续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