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德

杜聿德

原名杜聿德
头衔革命烈士,原皖北工农红军副总指挥
性别男性
生日1906-01-01
国籍
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8%81%BF%E5%BE%B7/10952420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18T22:32:43.594Z

人物介绍

杜聿德,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为杜伟高,清朝秀才;父亲杜良奎,博学好文;哥哥杜聿明为抗日将领、黄埔系骨干。名字取自《诗经》“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之意,意在修德自立。童年就读于米脂县桃镇高等小学,后考入榆林中学。在榆林中学期间,杜聿德接触到中共榆林中学党支部、共青团榆林中学团支部及新文化运动相关活动,广泛阅读进步书刊,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信念。

1927年春,在郭洪涛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夏季返回米脂,组织并发动当地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为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党”与地方军阀的打压,杜聿德于同年离开陕北前往苏州,期间哥哥杜聿明引荐他进入国民党第21师军训队学习军事,数月后因与哥哥政见不合再次离开。

1928年初,杜聿德追随魏野畴,辗转至安徽西北部的太和县,进入杨虎城部队从事兵运工作,协助整训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组建宣传队和民运工作队,并参与建立中共军事委员会,魏野畴任军委书记,杜聿德任军委委员。2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成立;为培养革命人才,杜聿德等人挑选进步军官担任教官,支持杨虎城创办太和军事干部学校。2月中旬,他带领共产党员军官在阜阳周边招募新兵,仅在老集一地就招募逾百人;各军政主官加强新兵军政训练,杜聿德亲自授课,讲授形势、开展文化教育与操练。

皖北特委为扩大革命力量,派杜聿德打入驻阜阳的国民革命军第19军高桂滋部,任教导二团三营副营长。4月9日下午,阜北区举行皖北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杜聿德与昌绍先同任工农红军总指挥副总指挥。4月11日,敌我形势对峙。4月13日,在阜阳东岳寺附近,杜聿德被押致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2岁。其事迹后被载入阜北革命史,成为皖北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建立的重要阶段。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

所属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