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
| 原名 | 明神宗 |
| 头衔 |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563-09-04 |
| 国籍 | Ming dynasty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0061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31T07:17:31.767Z |
人物介绍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生于北京,明穆宗朱载坖之子,生母李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父亲去世,年仅九岁的朱翊钧即位即为明神宗,年号万历。在位期间纵贯48年,为中国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在位前十五年,神宗由首辅张居正辅政,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万历中兴”,“中兴”局面一度出现,社会经济发展显著。张居正死后,神宗逐渐放权,亲政后多不上朝,与宦官、党争等内政问题交织,国家治理出现停滞。万历年间,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访华,逐步引入西学。
早年经历方面,神宗是明穆宗的长子,幼时聪慧,隆庆元年(1567年)命名为朱翊钧,1568年立为皇太子。隆庆五年冬举行成人冠礼,次年即位。幼年继位,初由母李太后代理政务,张居正主持变革,国家富强。成年后,神宗学识渊博,善书法,崇尚儒学。1592年因与太监、宫女的关系以及皇家“国本之争”,他曾冲动生子,后经群臣劝谏,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军事上,主持“万历三大征”,平定杨应龙在播州、哱拜在宁夏、抗击丰臣秀吉的朝鲜之役,确保边疆稳定。然耗费巨大,是明末财政与军费紧张的重要原因。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女真努尔哈赤崛起,后金开始入侵东北,战事频繁,萨尔浒之战失败,局势逐渐恶化。
1620年8月18日,明神宗在紫禁城崩逝,享年五十六岁。临终遗诏强调勤政,停止矿税改革,追念为何未能挽救国家危局。葬于定陵,谥号“显皇帝”。其在位期间,既有政治改革的成果,也有后期怠政、战乱频发、内忧外患等影响,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节点。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