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
| 原名 | 蔡和森 |
| 头衔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895-03-30 |
| 国籍 | Republic of China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837331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09-29T10:27:00.414Z |
人物介绍
蔡和森,字润寰,号泽膺,1895年3月30日生于上海江南机械制造总局一小职员家庭。幼年随母葛健豪回到家乡湖南湘乡县双峰永丰镇,1908年全家迁回,13岁在蔡广祥辣酱店做学徒,随后就读永丰国民小学并越级进入双峰高等小学。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结识毛泽东,成为挚友。与毛泽东等共同组织新民学会,参加五四运动。
1915年秋跳级进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科。1917年秋随家迁至岳麓山荣湾镇继续生活与学习,毕业后在半学斋与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讨论理想、筹备革命团体。1918年4月在蔡和森家中正式成立新民学会,6月受学会委托赴北京组织勤工俭学事宜。期间会见蔡元培、李大钊等,成为新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推动者。1919年12月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等赴法勤工俭学,进入蒙达尼中学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确立社会主义信念。
1920年5月在蒙达尼与向警予自由结婚。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从事理论宣传工作,筹办并任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央委员。1924年在上海出版《社会进化史》,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撰写的社会发展史。1925年参与并领导五卅运动,提出将工人经济斗争与反帝斗争结合的方针,年底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届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回国后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讲授《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
1927年春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8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上总结土地革命初期经验并继续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1931年初回国,任两广省委书记。6月在香港被捕,8月4日于广州被处决,年36岁。其主要成就包括提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系统阐述党的性质与组织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以及在大革命时期对党的方针政策与路线的理论贡献。其后续纪念馆于1987年在双峰县建成,成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