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
| 原名 | 弘晳 |
| 头衔 | 李王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694-08-25 |
| 国籍 | —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7356233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27T02:32:23.136Z |
人物介绍
弘晳,满洲镶蓝旗人,1694年8月25日生(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时),为清圣祖康熙帝的孙子,理密亲王允礽之第二子,生母为侧福晋李佳氏。祖父为康熙帝,祖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养祖母为荣妃马佳氏。父亲为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弘晳自幼在宫中受康熙帝宠爱与培育。雍正年间,其封爵经历如下:雍正元年(1723年)授理郡王,雍正二年(1724年)允礽去世后追封理亲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因被弘晳及康熙所钟爱,进封为理亲王,世袭罔替。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其长女被雍正册封为县君。
弘晳“逆案”发生在乾隆四年(1739年):弘晳自愿至宗人府受审,企图驳斥指控。宗人府随后奏请取消弘晳的亲王爵位,乾隆帝命由弘晳之幼弟弘㬙递降承袭允礽之位,封为理郡王。此后弘晳改名为“四色六”之四十六(满语名syšilio)。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二十八日卯时,弘晳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乾隆帝命在玉牒中恢复允禩、允禟、弘晳三人的原名及其子孙的身份,入皇室玉牒,恢复宗室身份,但原王爵不再恢复。其封赐以册文为据,雍正年间颁布,授其和硕理亲王之位,世袭罔替,表彰其德性与宗室地位。
家庭与子女方面,弘晳有嫡妻乌梁罕济尔默氏,以及多名妾室(兆氏、强氏、章氏、袁氏、张氏、王氏等)。子女方面共有十八子及多名女儿,诸子多在1712年至1739年间出生,长子永琛(1712—1766)官至二等侍卫,其次及其他子嗣多为闲散或在军政机构任职。弘晳之母、父系及侧母系列为其宗室谱系的重要组成。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