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华

杜庆华

原名杜庆华
头衔中国机械工程专家
性别男性
生日1919-04-14
国籍Republic of China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5310068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02T00:04:41.533Z

人物介绍

杜庆华,1936年出生于中国,曾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随后考入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专业学习。1940年毕业后,进入成都航空研究院和航空机械学院,从事发动机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47年,他获得交通大学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获准留学,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

在美国的学习期间,他于1948年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随后于1948年转至哈佛大学,在冯·米泽斯教授指导下学习流体力学。1949年,他在哈佛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之后回到斯坦福大学,在铁木辛柯和古笛尔等教授指导下,进行航空轻结构的力学研究。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于服务国家建设的考虑,他将研究方向定为航空轻结构力学。

1951年,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随后于同年6月回到中国。回国前,他参与了中国留美科技协会的建立,担任国际宣传干事和海湾地区负责人。回国后,杜庆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分别担任教授和力学教研组主任,并在高校院系调整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1967年,他在国内率先倡导有限元法的研究,并于1982年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边界元法的论文。70年代末,他带领研究团队在工程中的边界元法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发展了边界元-有限元耦合法。在此基础上,他指导的研究小组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

杜庆华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曾应邀在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讲学,主持多次国际会议,促成中日边界元法学术交流。他在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和策划。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亲自授课,培训了大量工程力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教材编写方面,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工程力学大型工具书,并指导制定了多部相关教材,为中国工程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庆华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著作。2006年11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为纪念其贡献,清华大学设立了“杜庆华奖学金”,并建立了“杜庆华力学与工程奖”,以表彰其在力学与工程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

杜庆华 家族树全览

子女

所属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