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谦初
原名 | 刘谦初 |
头衔 | 山东平度籍革命烈士 |
性别 | 男性 |
生日 | 1897 |
国籍 | — |
来源 |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谦初/1886935 |
pptrace | 链接 |
更新时间 | 2025-07-11T09:13:58.889Z |
刘谦初(1897年-1931年),字乾初,后改为谦初,化名黄伯镶,山东省平度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取名以寄望其未来有所作为。其童年时期在私塾及高等小学接受教育。1913年春,考取平度知务中学,担任学校青年会干事。1916年春,赴青岛加入讨袁世凯的军队,参加攻占潍县、高密城的战役,因战功获“义勇奖牌”。
1917年,考入县立平度师范讲习所,后于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预科。在校期间,积极参与街头演讲和爱国宣传。五四运动爆发后,参与游行示威,因宣传爱国思想被勒令退学。1921年预科毕业后,因经济困难在黄县崇实中学任教。其后,因征文获奖,获保送进入北京燕京大学深造。
在燕京大学期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学生运动,发起《燕大周刊》,撰写多篇有影响的文章,彰显组织领导能力。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先后在镇江润州中学及岭南大学任教。
1926年末,赴武昌参加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兼任《血路》杂志副主编。1927年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未能及时赶到后,调往上海,后被派驻福建,从事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工作。1929年起,回到山东,化名黄伯镶,主导党组织的重建,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在青岛主持纱厂工人罢工,遭到反动当局的监禁并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1931年4月5日,他在被押赴刑场时高唱《国际歌》,大义凛然牺牲,终年34岁。
其事迹在中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被追认烈士。1931年,经党中央批准,安葬于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与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汇合。在其短暂而激烈的一生中,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