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

建文帝

原名建文帝
头衔明朝第二位皇帝
性别男性
生日1377-12-05
国籍Ming dynasty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9961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31T07:17:11.368Z

人物介绍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1402年7月13日失踪),明朝皇帝,年号“建文”。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早逝的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出生时被朱元璋比作“半边月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父亲朱标去世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78年,其嫡母常氏逝世后,母吕氏成为次妃。

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时年21岁,改元“建文”。在位期间,他推行宽政、削藩的政策,减免囚禁人数,重视谏言。建文帝对宗室实行削藩,包括废黜多个藩王以削减他们的兵权,尤其针对燕王朱棣,引发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自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爆发,朱棣起兵反叛,称“靖难”。战争持续数年,京师应天府最终被燕军攻占。建文帝在战乱中下落不明,传说他在宫中焚烧自尽或逃亡,他的具体下落至今未明。朱棣即位后未承认其合法性,多次贬谥建文帝,并销毁有关其事的史料。

南明弘光帝追谥其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清朝乾隆年间追谥“恭闵惠皇帝”。关于其墓葬地点,2008年在福建宁德发现一座疑似其僧侣墓的古墓,但学界多认可其为元末明初僧人墓。

建文帝之死和最终归属仍为未解之谜,有传说其曾在湖南永州市、云南或秘密返回北京,晚年出家或隐居。其长子朱文圭被废为庶人,父子均未能复位或寻得确切下落。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