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

原名孝端文皇后
头衔清朝皇后(1600-1649)
性别女性
生日1600-05-13
国籍China
来源https://www.wikidata.org/wiki/Q835772
pptrace查看家族关系图
更新时间2025-10-27T03:41:16.119Z

人物介绍

孝端文皇后,满语名哲哲(Jeje),博尔济吉特氏,生于万历四十二年四月十九日(公历1600年5月31日),科尔沁部。父为莽古斯,科尔沁部首领之一,母为科尔沁大妃衮布。哲哲的原名在《满文老档》中记为哲哲,意为“姐姐”;其蒙古名据称为额尔德尼琪琪格,来源不详。

1614年4月,哲哲远嫁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当时后金尚未正式建国,迎娶仪式在赫图阿拉城出发后北行至辉发部扈尔奇山城举行,杀牛宰羊进行迎亲与婚仪。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国,皇太极受封贝勒。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生下皇太极次女马喀塔;同年,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亦嫁给皇太极为福晋。

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此前努尔哈赤后宫中分为大福晋等等级,登基初期相关资料不全。天聪六年(1632年)以前,皇太极册立中宫福晋和西宫福晋,中宫福晋极有可能为哲哲。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嫂子科尔沁次妃等来朝,皇太极对其母家以礼相待,哲哲被称为汗妻大福晋。大福晋称谓是否正式册封无法考证。

天聪八年(1634年),哲哲的另一侄女海兰珠再嫁皇太极,三人同嫁一夫。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崇政殿举行登基仪式并改国号为清;七月初十日为五位后妃举行册封大典,哲哲以“大福金哲哲”为清宁宫正宫,获立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金,统管后宫一切事务。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予哲哲象征皇后地位的册文、金印与仪仗,以示其地位。

崇德元年八月十六日,哲哲所出的察哈尔公主马喀塔入清宁宫见她,随后相关礼仪及送行活动连续进行。崇德年间,哲哲的家族成员多次来京探亲并举行相关宴礼。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哲哲逝世多年的父亲莽古斯被追封为扎萨克布颜图亲王,母亲衮布以“皇后之母”身份受封为扎萨克布颜图福晋。

顺治元年八月,皇太极去世后,哲哲在国礼焚化梓宫并安葬山陵时,常被记作顺治朝嫡母,后世文献对其称号存在差异。顺治朝的记载中,哲哲在生前未正式被称为皇太后,但实际拥有皇太后地位与权力。九月,哲哲与顺治帝生母布木布泰及其他亲贵进入北京,由固伦额真福晋哲哲接待母亲及亲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哲哲在北京紫禁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虚岁)。

二月丁亥,给予正式谥号“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同月奉移梓宫至昭陵。雍正、乾隆两朝再加谥,称号为“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哲哲生有三女。她是孝庄文皇后和海兰珠的姑姑,并为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儿的十八世孙女。

家族树

点击 迷你家族树图标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