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受谦
| 原名 | 沈受谦 |
| 头衔 | 中国清朝官员 |
| 性别 | 男性 |
| 生日 | 1836-01-01 |
| 国籍 | Republic of China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1137998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19T11:01:12.142Z |
人物介绍
沈受谦,浙江省萧山县人,出生于萧山昭东长巷村。幼年家境贫困,父亲沈锡亭以出卖苦力为生。受谦天资聪颖,在叔辈教育下勤学。同治年间以中恩科第39名进入仕途,随后在京任工部主事。
1884年(光绪十年)起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辖今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台南市全境及高雄县部分区域,区域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为清治时期汉人聚居区。1888年台湾建省后改制,台湾县名称未取消,区域分化为今台中市、台中县一带。其后历任福建德化、顺昌知县,永春知州。1890年(光绪十六年)致仕回乡,朝廷授“光禄大夫”衔,一品官阶。
回乡后,沈受谦在萧山修建“光禄第”府宅,扩置田产,设钱庄、药铺及仆妇,成为当地重要财富阶层。其为人处事在地方具有一定影响力,退休后仍关注时政与国家大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浙江发生抵制英国侵略者掠夺苏杭甬铁路筑路权的斗争,汤寿潜为总理组建浙江铁路公司。沈受谦曾在杭州萧绍会馆召集同乡会,带头发动萧绍士绅认股20余万元,约占总股额五分之一,其子沈定一以股东代表身份参与铁路公司工作。保路运动失败后,沈定一被浙江保路会推荐赴京交涉,沈受谦亦资助儿子参与革命活动并支持反袁世凯复辟的行动。
沈受谦于民国五年(1916)去世。其墓地遗址位于航坞山洛思峰之阳五龙江口,墓碑题为“大乎父之墓”。文革期间墓葬被毁,现存于衙前镇同富村的遗址。沈定一等子孙及相关事迹记载亦与其家族活动相关。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