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释颜
原名 | 孙释颜 |
头衔 | 朱令铊中毒事件嫌疑人 |
性别 | 女性 |
生日 | — |
国籍 | — |
来源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9%E9%87%8A%E9%A2%9C/8433450 |
pptrace | 链接 |
更新时间 | 2025-08-14T01:27:05.952Z |
孙维,出生日期未详,家庭背景较为显赫。其父亲为民革中央委员孙大武,母亲为医生。祖父孙越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及煤炭工业部原顾问。孙维的堂伯父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孙孚凌,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这些家庭关系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
关于其教育经历,孙维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期间涉及多起事件引发关注。1994年11月24日,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并于1995年5月7日由北京市公安局立案调查。孙释颜被列为嫌疑人,案发后经历多次审讯,包括1997年4月的首次突审,孙释颜被带走接受审讯8小时后返回家中。后续,1997年8月,清华大学扣发了孙释颜的毕业证书,孙维多次与校方交涉未果。1998年8月,公安机关宣布案件结案,解除对孙释颜的强制措施,认定未找到直接证据。
2005年起,朱令案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孙维在2005年12月30日通过网络发帖声明自己无辜,随后2006年1月13日再次发表声明,坚决否认投毒指控,并指出自己并非唯一可能接触铊盐的人。此后,到2006年起,孙维更名为孙释颜,改变了出生日期,并用中学时的照片办理新身份证。在朱令案中,孙维曾与其他几位室友共同居住在6号楼114室,因其在案发时是唯一“合法”接触铊盐的学生,成为警方的主要嫌疑对象。
2013年,北京警方发布通报,认定曾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但因场所缺乏监控等物证,案件未能直接追溯到嫌疑人。孙维的身份由此成为公众关注焦点。2013年4月,孙维发表声明,称自己无辜,并提到曾试图申请赴美出境,但因案件未获批准。2024年,检方再次回应孙维的法律状态,确认其曾为犯罪嫌疑人,但手续未解除。
在个人生活方面,孙维的家庭成员背景显赫,家族成员在政治和工业领域具有影响力。2024年1月,孙维移居澳大利亚,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史蒂芬斯港定居,从事房产投资和民宿经营。她与丈夫谢飞宇共同拥有多处房地产,曾以数百万美元购入奎克斯山的房产,设有多处投资房产和民宿。
孙维的生活轨迹与多个复杂案件交织,涉及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法律案件以及移居海外等方面,为公众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