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
| 原名 | 郁文 |
| 头衔 | 乔石夫人 |
| 性别 | 女性 |
| 生日 | 1926-10-00 |
| 国籍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来源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0556722 |
| pptrace | 查看家族关系图 |
| 更新时间 | 2025-10-03T12:08:52.572Z |
人物介绍
郁文,出生于1926年,浙江省慈溪市人。其早年学业经历涵盖藕田小学、尚志小学(今慈城镇中心小学前身)和慈湖中学。1935年,因父亲翁祖望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郁文一家迁居杭州,后因抗战爆发于1937年又迁回慈城。抗战期间,她和姐姐参与由当地青年自发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队,郁文为队中最小成员。1939年,慈湖中学校舍被日军飞机轰炸,学校迁至罗江镇芦山寺,她与姐姐随之就读。1941年4月,宁波沦陷,慈湖中学关闭,郁文因此失学。
1942年春节后,郁文携姐姐由母亲支持,前往永康投靠大舅陈屺怀,但因频繁遭遇敌机空袭,不得不逃难。1944年,她在温州高中学习期间,决定返回慈溪老家,投奔浙东抗日根据地,在四明山鲁迅学院接受培训。两个月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郁文经过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两党签署和平协议,郁文于1945年9月起被安排赴上海,进入之江大学读书,组织关系转入之江大学支部。1946年,她起担任《联合晚报》记者,并且是《青年知识》半月刊的特约编辑和撰稿人。她的报道关注上海学生运动及全国性学运,曾以“凌澜”为笔名发表文章,揭示江苏高法院刑二庭庭长郁华被暗杀事件。
1947年,伴随着国民党对多家报纸的查封,郁文被秘密转移,加入全国学联,成为团中央办公室秘书。1952年,她与时任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的乔石结婚,婚后调任杭州工作。随后,她在鞍山钢铁公司及酒泉钢铁公司任调研科科长、副秘书长等职。1957年,她出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1963年,郁文调入中央对外联络部,历任编译室研究员、研究组副组长、主任等职位。1969年,她被派遣到黑龙江肇源“五七干校”,后迁往河南沈丘。1971年,耿飚任中联部部长后,调回中联部,继续在研究组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郁文负责编辑《共运月报》,以全方位反映党的运动形势。
1986年起,她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总干事、总干事、副会长职位。1993年,她参加河姆渡博物馆的开幕式,并发表致辞。郁文于1999年开始退休,2002年和2012年两次陪同子女参加慈湖中学的校庆。2013年1月28日,郁文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郁文的家族背景中,父亲翁达曾担任陈布雷的秘书,母亲陈若希出身江南官桥陈氏家族。其大舅陈屺怀曾留学日本、参加反清革命,担任教育事业。二舅陈布雷加入同盟会,历任上海《天铎报》《商报》记者,曾任国民党党中央党部书记长,为蒋介石起草重要文件。丈夫乔石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0年代逝世。
郁文一生致力于党的工作与社会服务,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外事委员会委员。她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2015年出版的《郁郁乎文哉——怀念郁文》。其故居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翁方村,现为文物保护点。社会评价认为她是一位忠诚敬业的党员、领导者和实干者,也被视作善良勤劳的中国女性典范。
家族树
点击 展开更多人物